我们先梳理这一轮美中的战略互动,以厘清大陆强势回击的战略意涵。
中美战略互动脉络
3月19日,中美2加2阿拉斯加会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以16分钟的强硬讲话,响应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对中国在新疆、香港、台湾以及对美国网络攻击的指控。
不仅令西方印象深刻,在中国也引起巨大反响。“中国人不吃这一套”、“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的“金句”甚至被制成T衫上架贩卖。
相对杨洁篪的强硬,布林肯的响应则显得过于温和。白宫前贸易顾问纳瓦罗(Peter Navarro)即指出,当中国将新疆问题和美国种族议题相提并论时,布林肯就该站起来,抓着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Jake Sullivan)的衣领离开会场。
并表示,如果是特朗普,会立刻加征中国1,0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
布林肯没有让会晤破局,事后也没有升高对抗,除了外交风格与前政府迥异外,还因为这是整体攻势的一部分,不宜因小失大。
中、美阿拉斯加会晤前布林肯已到过日本、韩国固桩,会晤是向中国宣示立场,之后即到欧洲,与欧盟、加拿大、英国同时以人权为由,宣布对新疆官员实施制裁,澳洲、新西兰则配合表态支持,谴责中国。
这是拜登“联合盟友抗中”的起手式,看似成效良好,其实不佳;因为美国的东亚盟友并没有入列。
2021-04-13 11:01:14
2021-04-13 11:50:44
2021-04-13 10:01:26
2021-04-12 14:19:55
2021-04-12 14:48:18
2021-04-12 14:06:11
2021-04-12 10:59:39
2021-04-12 09:10:38
2021-04-09 14:47:02
2021-04-09 12:06:30
2021-04-09 10:55:47
2021-04-09 11:10:23
2021-04-09 10:18:19
2021-04-08 10:21:50
2021-04-08 09:44:06
2021-04-08 09:15:59
2021-04-07 14:30:35
2021-04-07 12:04:11
2021-04-07 09:06:04
2021-04-07 10:33:27
2021-04-06 09:16:23
2021-04-06 11:38:48
2021-04-06 10:27:53
2021-04-06 11: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