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和成飞的威龙相比,雪鸮更大、更长、更重、更复杂,必然造成采购、维护成本更高;然后先天阻力大,超音速巡航性能低,作战半径短,对发动机性能依赖性更高,使用同样的发动机推重比更低;由于小机头设计,直接造成了战场感知能力更弱;然后最重要的是隐身性能相对不太理想,这几乎就是硬伤了。在四代机的“4S”性能中,隐身、超音速巡航、超级战场感知三项输给了威龙,仅超机动性一项领先。相比之下成飞的威龙各方面都要均衡的多,更符合空军需求,所以沈飞输的不冤。但连续在歼-10和歼-20两个空军重点项目中输给成飞,沈飞毫无疑问陷入了极大的困境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雪鸮的失利对沈飞的打击不言而喻,虽然手上还有歼-11、歼-15、歼-16等型号的订单,但那只是眼前,这些重型三代机迟早是要被四代机歼-20取代的,等过几年歼-20逐步成军服役时,这些三代机的订单就会逐步转移到歼-20身上,到那时沈飞就无以为继了,这是从企业经营层面来说;从技术层面来说,在四代机时代失去了话语权,这是一个战略性失败,沈飞手里已经没有一个先进型号来引领技术研发和创新了,较长时间的研发断层还会导制研发团队的流失,将来还拿什么来竞标五代机?西方国家的航空公司,因一个重点型号的竞标失败而导制公司破产倒闭,然后被兼并重组的情况屡见不鲜。毫无疑问,沈飞也陷入了这样一个死局,思来想去,只有出奇制胜,才能扭转局面了。
沈飞出的“奇招”,就是自创一个四代机型号,自主设计,自主研发,自主市场化运作,针对国际市场甚至中国军方未来潜在的需求设计一款中型四代机。而此时沈飞最大的竞争对手成飞刚刚中标歼-20,要想腾出手来染指中型四代机,至少也要等歼-20服役以后,算是跟成飞打了个时间差。沈飞的思路其实很清晰,如果把四代机看做一种商品,那全世界的供应商也没有几家,现在市场上的已知产品,美国F-22是非卖品,中国歼-20和俄罗斯的T-50都还处于研制阶段,成军服役至少还要十年八年,而且这种重型空优战机对国防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轻易不可能出口。
2024-11-22 09:56:55
2024-11-22 10:06:20
2024-11-21 10:24:15
2024-11-21 10:13:52
2024-11-20 09:45:53
2024-11-20 09:34:44
2024-11-18 13:29:04
2024-11-18 13:36:26
2024-11-15 09:42:12
2024-11-15 09: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