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台湾时讯 > 正文

中美欧:老大PK老二,老三要亡?欧洲人吓哭了

总之,中国无疑应该进一步向世界开放,欧美也应该进一步放宽对华限制。细节可以通过双边和多边谈判来商定,但这个原则应该不能变。

冷静看待德国的对华政策

德国的对华政策一直走的是“经济为主,政治为辅”这条路。它的好处是能着眼实惠利益,规避敏感问题。在过去几十年里,两国关系走的还算顺风顺水。

中国已经连续两年成为德国的最大贸易伙伴,2017年,德中两国的进出口总额高达1866亿欧元。美国仅位列第三,尚在荷兰之后;原先一直是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法国则滑落至第四名。

但是,去年德国从中国的进口额(1005亿欧元)超过了出口额(862亿欧元),逆差143亿欧元。这种发展趋势已引起德方的警惕,柏林担心,今天的美国对华贸易的状况或许会成为明天的德中贸易问题。

的确,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德中关系也正在由“伙伴关系”变为“竞争关系”。这说明两点:

1)中国和西方之间的实力差距已经大大缩短,欧美在心理上依然可以对华傲视,但现实中已不得不平起平坐;

2)面对“中国模式”(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欧美尚未找到有效的应对方案,所以更加害怕中国不久的将来会在前面这两个“有”字之后再加上“有力技术”。如果到那天,西方的对华优势就几乎不存在了。

默克尔早些时间在接受《经济周刊》(Wirtschaftswoche)采访时指出,德国经济不应过分依赖日益进取的中国。

她说:“我一直在关注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中国历史悠久,因此具有大跨度的思维方式。在北京眼里,欧洲更像亚洲的一个半岛。我们当然不这么看。但实际情况是,德国经济的一部分已经依赖中国市场。所以,面对中方提出的要求,我们必须力求双赢的健康发展。这也是我反复与中国领导人会谈的重要话题。”

默克尔特别强调不排除否决某些中国投资项目的可能,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欧盟峰会上也提出过类似要求。默克尔说:“联邦政府也在考虑,界定出对欧洲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业部门。”她的意思不言而喻。

很明显,中国企业在政府“走出去”政策的鼓励下,已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同时,这种积极登陆欧美市场的投资行为,也给当地政府造成了困惑和恐慌。

究其原因,恐怕还是与西方一时未适应中国的崛起以及自身传统优势地位的动摇有关。